比亚迪论坛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柳之赋b1srjtjk [复制链接]

1#

柳之赋


住宅左边延伸着蜿蜒的小路,路两旁别的没有,让人看上眼的只有几墩柳条。不知是谁有意无意地把它插在这里的,要不就是它随风飘到这里的。


    料峭的春风难免阑珊,它或许是穷冬的尾声;或许是大自然勃勃生机的前导。我倒不觉怎样,唯有路旁的柳却心领神会,在人们不知不觉中,无声无息地恣意泛青了。谁能知道它挣脱了几多凌虐,谁能想到它充满了怎样忍耐的坚强,谁能看到它铺洒了几许朴素的纯美。


    北国的清明节,雪花不厌其烦地随风搅着,这令人不喜欢的“春城无处不飞花”似乎与人抗礼,故意还把严冬的尾巴扯得长长。那干瘦的柳条倔强地立在那里,看上去,它没有松树那笔直的干,——弯弯曲曲;它没有松树不愿代谢的虚伪的叶,——能来能去;它没有松树的伟岸高傲,——朴朴实实;它没有松树趾高气扬的美,——常常低着头沉思,它简直是树中的下矣之民。它只知道默默地吐着绿,报着春。


    在家族中谁能提到它呢?因为它不是贵族,因为它站在道旁,因为它位卑孤独,羞与松树为伍。可孩子们偏去光顾它,口上吹着用柳条做的口哨,掌上托着摘来的“毛狗”,告诉爸爸,春光来了,柳树发芽了。我顺便吟道“诗家清景在新春,绿柳才*半未匀。”“你们才知道它是报春的使者吗?”“那松树是不是呀?”孩子不解地问。“松树嘛,四季常青,它富有绿,它不觉得冬冷春温;它高贵,自然不把报春放在眼里。”


    谁能忘记呢?——在心里,在灵*深处。南国的家乡更是“春城无处不飞花”,——柳的家乡,当此时已是“沾衣欲湿杏花雨,吹面不寒杨柳风。”早来的燕子戏弄着翻飞的柳絮。那可真是“渭城朝雨浥轻尘,客舍青青柳色新。”大柳树下常常有老的少的围观它,说东道西。有的说,它的花不新鲜,可是纯洁;有的说,它的花不长久,可是它带着春风飞来的;有的说,它的花太小,可是那所有的茸毛都洒向庭院,无一丝不做奉献。那才叫“最是一年春好处,绝胜烟柳满皇都。”


    谁知道不是林区的地方,对柳树倒有那么些说法。


    更有趣的是仲夏之夜,晚饭后左邻右舍的都依傍在我家门前的两棵树根下戏说简历。记得那树是1956年栽下的,大跃进汗水的浸渍,“文化革命”风雪的侵袭,联产承包春风的吹拂,看来它饱经沧桑,今天柳树已绿荫如盖了。虽然“更无柳絮因风起”,但满眼的青翠,满身的清凉,满心的惬意都可从柳树那泛起,像是唯有柳树抚摸他们沉醉在温馨中的心,尤其是孩子的心。


    南国端午节倒有个传俗,家家房檐上要插柳挂印,象征门庭富贵,卿相满堂。真没想到大印竟挂在柳条身上,是否因没有松树呢?不见得,大概松树高直不易攀折,可能柳条善忍耐,不惜牺牲颀长的枝,愿意走向屋檐下,或许孩子们喜欢它柔和易于接近。


    住宅左边路旁的柳,可不大有人理它。大概是因为在林区,邻居小伙子骑摩托跑到松林里,拾来掉在地上的枯枝,挂上印,插在屋檐下,可弟弟妹妹倒不大满意,可能因为拾来的是坐“奥迪”的在那里选剩下的。孩子们却执着地来到路旁的柳跟前,偏折一枝弯曲的,尽情地揻揉它,挑着印,不往屋檐下插,连蹦带跳地说:“柳条给我挂印了!”我已经意识到了,它有忍耐的坚强。


    中秋节我回家乡省亲,当夜幕降临之时,自然有左邻右舍出现了,我蓦地发现邻舍门前也栽上了柳树,他们看出了我的心思,下意识地说:“前不栽杨,后不栽柳,所以门前栽上柳树了。”看来他们倒要把柳看作“宫廷御柳”了。人们都诚愨地坐在我家两棵柳树下,耐心赏月,更想看看月宫里吴刚砍的到底是桂树还是柳树。淘气的孩子扯住已拽弯得快要着地的柳枝,吻着树叶打秋千。大人说:“快下来”。孩子嬉戏着,“不怕,柳枝最柔软。”——显得那么自信。


    九月十日是教师节,我发现,住宅前边,孩子插在地里的折枝柳条已吐出了新绿。我问孩子:“为啥栽柳树哇?”“还是柳树愿意活呀!我们喜欢柳。”孩子坚信地说。我油然感到:柳树确能填补大自然,且无松树处的空虚。


    是的,柳树不择地势,不计较阳光雨露给它多少,它顽强地乐观地生长着,默默地无私地为调节生态平衡吐着氧气。这不禁使我联想起人民教师的风格。可不是嘛,路旁的柳,风刮弯了它,还能不屈服地挺起来,孩子折断它,还能赓续萌发,行人看不起它,它却自信地谦恭地悠然地向路人招手。柳树实在令人感心动目,荡气回肠。


    我拿着教案,凝视着路旁的柳,顿觉它高大起来了,一时不知还想说什么。


    题外话


    从教已二十年,南征北战,饱尝风雨,粉尘染白两鬓,虽难免生活之苦,却喜有工作之乐。感喟于此,欣然而为斯篇。


    1991.09.11赞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