比亚迪论坛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澜沧古茶二度冲击上市,茶叶第一股为什 [复制链接]

1#

记者

马越

编辑

牙韩翔

1

根据港交所文件披露,年5月30日晚间,普洱澜沧古茶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“澜沧古茶”)在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书,拟在香港主板挂牌上市。

这也是澜沧古茶第二次冲击资本市场。早在年7月,这家公司就向深交所递交过招股书,尝试在A股冲刺“茶叶第一股”,但最终在年5月上会审理前主动撤回了申请材料,未能成功上市。

根据其招股书中引用的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,按年普洱茶产品产生的收益计算,澜沧古茶是中国第二大普洱茶公司。它也是中国极少数在原材料管理、产品开发、生产、终端客户触达和会员服务方面均拥有数十年经验的茶叶公司之一。

从业绩上看,澜沧古茶在年、年和年的营收分别是3.77亿元、4.亿元和5.亿元,复合年增长率达到21.7%。同期的净利润分别为.8万元、1.23亿元和1.29亿元。

从产品上看,该公司已经在数十年经营的时间里将澜沧古茶建立为核心品牌,在此品牌名下,已开发和建构了两条产品线,分别为“”及“茶妈妈”,并预期在年6月推出面向新中产消费群体的新产品线“岩冷”。不同的产品线是为了满足不同消费者群体的需求,如普洱茶爱好者、资深茶友,大众消费者及新中产消费者——具有较强大购买力及被视为更时尚及更追求享受。

而从渠道上看,澜沧古茶的销售模式主要以经销为主,并高度依赖经销商。

截止招股书最后可行日期,澜沧古茶有间线下门店,其中26间为自营门店及间为经销商营运的门店。截至年12月31日,约70%的经销商已加入其销售网络超过3年。另外,它的线上渠道销售占比仍然不高。年,其总收益的7.5%来自通过自营网店进行的销售。

澜沧古茶冲击资本市场,但颇值得玩味的是,“茶叶第一股”的名头被冠之以了不同的公司,而截至目前,尚未有哪家公司名副其实摘得这一称号。

此前有不同茶叶公司纷纷准备IPO,但并不顺利。

比如前身为中国茶叶公司的中茶股份,主要产品为乌龙茶、普洱茶、花茶、红茶、六堡茶、白茶、安化黑茶、绿茶及相关制品等,前期拟在上交所主板挂牌上市,不过它最后一次招股书更新停留在了年2月20日。

图片来源:视觉中国

成立于年的八马茶业,截至年底有超过家门店。作为号称中国最大的铁观音生产商和销售商之一的公司,八马茶业曾经在年12月挂牌“新三板”,并在年4月宣布摘牌;年4月,八马茶业转战创业板,但在年5月10日撤回申请;5月20日,这家公司再次发布了IPO辅导备案报告,冲击主板上市。

而在更早的时候,安溪铁观音、华祥苑、谢裕大、四川竹叶青茶业等多家茶业公司的IPO进程均以失败告终,目前只有天福集团在港股上市,而此前曾在港股上市的龙润茶,已经在年7月退市。

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,按收益计,中国茶叶市场的规模从年的人民币亿元增加到年的人民币亿元,复合年增长率为7.3%,预计年将达到人民币亿元,年至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6.0%。

尽管茶叶消费在中国有悠久深厚的历史,体量也超过亿元,但整体上看,茶企却并未能获得资本市场垂青。

很大程度上这与茶行业的特性有关。

大部分市场被茶农自建的小作坊占领,传统经营模式缺少现代企业管理理念。这也导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、价格乱象的问题,区域性较强,行业过度分散,仍处于“有品类无品牌”的局面。

从这类公司的上市需求来看,品牌建设、智能化项目多为主要目的,比如本次澜沧古茶在香港IPO筹资额将用于建立现代化物流及仓储中心、建设新生产车间及改良现有生产车间;建立销售渠道;茶行业的战略投资及收购商机;品牌建设及产品营销;升级信息科技基建及进一步加强研发能力;及拨充营运资金以及作其他一般企业用途。

这也正是中国茶行业目前需要解决的共性问题,即如何走向规范化、专业化、品牌化和规模化。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