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床研究白癜风专家中国业务被视为鸡肋 家得宝中国何去何从
家得宝最近的境遇,可谓 喜忧参半 。 6月3日,美国市场研究公司Baird对家得宝(Home Depot)进行初始评级,定为 强于大盘表现 ;20天前,花旗投资也调升了这家跨国家居零售企业的评价,改为 买进 。 与此相呼应,家得宝在5月19日公布了第一季度财报,其净利润从2008年同期的3.56亿美元(合每股21美分),增至5.14亿美元(合每股30美分),增幅达44%。 但细看财报可发现,这些增长的盈利,主要来自开支的减少,而不是业绩的增长。事实上,其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下降了9.7%,家得宝的经营依然艰难。财报期内,家得宝同店销售额下降了10.2%,相较美国本土市场同店销售额下降的8.6%,它在中国等海外市场的经营,更加不容乐观。 对于家得宝中国的员工们来说,这尤其不是个好消息。就在上个月,家得宝突然关闭了在青岛的门店。 事实上,其对外公布的 业主装修 ,也只是关店的导火索,而全球金融危机、中国房地产市场转冷,也只是加剧了家得宝的经营困境。这一事件的背后,是其中国市场水土不服、全面战线撤退。 一位家得宝中国总部高层对本报透露,公司挣扎在盈亏线上的中国业务,被美国总部视为鸡肋;剩余11家门店中的多家,都在进行 是否关店 的评估。 2006年至今,家得宝高调收购天津家世界集团家居公司(下称 家世界 )、曲线入华,大规模人事变动、高价空降高管等弊端,正渐渐显现。 如果不能及时挽救业绩的下滑,重新调整中国战略,解决 仓储大卖场文化 和中国市场的磨合、本土化经营与全球化管理的矛盾,处理好与中国大型业主的关系,家得宝青岛门店,可能只是个开始。 突然关店 一个月前,店里的 五一促销 刚过,员工们还在期待 装修改造、成为中国区旗舰店 ,家得宝青岛店却意外的迎来了关店通知。 此次关店的表面原因是,家得宝公司与物业业主谈判的破裂。 家得宝在回复本报的声明中称: 家得宝中国公司的青岛店业主于近期通知我们,其将在家得宝青岛店所在地进行商业改造和重建,从而需要我们停止店面营业长达一年。鉴于闭店一年后再重新改造家得宝青岛店的可行性甚微,我们将关闭家得宝青岛店。
家得宝方面强调, 这是公司在青岛的个体事件,不牵涉家得宝在中国的经营战略发生变化。
然而,家得宝一内部人士向本报透露, 这是家得宝与物业业主谈判破裂的第一个店,但不会是特例 。据该人士透露,家得宝在中国的12家门店,大多没有解决和物业的续约谈判。 2006年,家得宝为进*中国市场,一举收购家世界家居12家门店时,只是收购了店内商品及其经营权,物业则被家世界卖给了阳光地产。 前述家得宝高层则告诉本报,目前,家得宝12家门店中的9家属于同一个物业业主,包括北京分钟寺店、北京西四环店、天津红旗路店、天津东丽店、天津友谊路店、天津北辰店、沈阳铁西店、西安莲湖店,以及 物业装修导致关店 的青岛店。 早在去年,家得宝同时在这9家店,拒付业主租金。 该人士表示, 当时业主刚刚从家世界手中买下物业,家得宝时任中国区总裁陈耀东没有处理好与业主的关系,双方发生冲突,陈耀东因此离职。
目前,双方的谈判,一直在家得宝与阳光地产的高层间进行。青岛店关店前,此消息严格保密,除该店店长参与部分谈判外,其他员工包括店内高管,均不知情。 但对于这一说法,并未得到家得宝方面的正面回应。 全面收缩? 与物业谈判破裂的背后,可能是家得宝在华的全面战线收缩。 据家得宝内部人士透露,除天津友谊路店和西安莲湖店,家得宝其他在华门店均处于亏损状态。即使在所有店中处中上游的青岛店,也处于盈亏线边缘。 据本报掌握的数据:2008年,青岛店销售额是9967万,按照家得宝平均毛利率是18%,毛利润近1800万元。但在扣除增值税300万元,以及超过500万元的房租、人力成本、电费等运营成本,并分摊总部费用后,盈利空间有限。 上述人士称,如今的经营状况,是家得宝自身的问题, 它在华战略不清,从家世界接手后人事调整过大,经营管理混乱,导致持续亏损或盈利不佳。
正因为如此, 美国总部对中国业务没有信心了。在业主要对物业进行投资改造时,家得宝根本没有心思与业主合作。而且,家得宝没有任何预算,来与业主合作做这个事情。美国总部的管理层也没有心思好好考虑这个问题,所以做了一个简单的决策,直接把门店关掉。 这位人士称。 此前与其他跨国公司一样,美国总部视中国业务为未来希望。如今,总部不仅没有如愿,反而被中国的亏损拖累。现在,美国总部看中国这些店如鸡肋,做好了,短期对公司业绩没什么贡献;但放弃了,多少又有些可惜。 该人士这样总结家得宝美国总部的心态。 这位人士指出,家得宝全球总裁Frank Blake在接受路透社采访时,已经直接地表述了家得宝对中国业务的心态。 3月中旬,Frank Blake在接受采访时称: 我们在中国还没找到正确的盈利模式,中国市场对DIY家居建材需求不够。未来,我们要么找到在中国盈利的方式,要么离开中国。
这位知情人士进一步向透露,家得宝中国剩余门店是否关闭,可能也正在美国总部进行决策程序。 正如青岛店的仓促决定一样,其它门店也在危险之中。
这个事件中,门店员工和中国区管理层的矛盾非常大,超过了正常水平。其实,原来家世界的家居管理是非常好的,他们学习了家得宝的管理模式,本土化也做的非常好。 前述家得宝高管对表示: 但家得宝入主后, 高价空降 的高管几乎犯了所有的错误,吃掉了公司所有的利润,因为他们要花很多钱。
在这位家得宝高层看来,家得宝的遭遇, 是美国式的仓储式大卖场文化在中国市场、甚至亚洲地区能不能活下去的问题,是本土化经营与全球化管理矛盾的问题,是跨国零售集团与中国大型业主的关系问题。
(来源:21世纪) 相关报道:零售困境 家得宝 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。 进入2009年,与很多行业一样,零售行业同样面临业绩下滑、收缩战线的压力。在中国市场上,被广为关注的此类调整有三次,分别是家得宝、沃尔玛和百安居。 与家得宝一直是竞争对手的百安居,或许可成为家得宝 调整战略 时的学习对象。1999年即已进入中国市场的百安居,目前是中国最大的家居零售企业。在分享了中国房地产市场多年的高速增长后,2008年,百安居中国业务录得超过5亿元的亏损。 在此背景下,2009年3月20日,百安居宣布了一项 中国业务重整计划 ,核心内容便是,关闭现有63家门店中的22家。可想而知的是,一场较大规模的裁员不可避免,百安居要处理的 员工问题 显然比家得宝更大。 但是,由于百安居在员工、消费者以及媒体得到消息前,公开、系统的宣布了上述调整计划,这个消息被相对平静的接受了。 据本报了解,在获知裁员消息后,百安居员工大多将注意力转向裁员赔偿,而非对管理层和公司表达愤怒。即使对 亏损、裁员、收缩战线 比较敏感的市场,得知这一消息的第一反应,也更侧重于了解百安居的调整方向。 值得家得宝引以为戒的,则是沃尔玛的做法。在劳资关系问题上,沃尔玛之中是外界诟病的焦点,包括在其总部美国,对它的这方面指责从来没有间断。 4月中旬,在沃尔玛中国的主要门店,超过半数中层突然被人力资源私下谈话,给予 优化三选一 ,即降职降薪、申请去新开门店(成果概率极低)或 N+1 赔偿离职。 甚至,据了解,在找 优化对象 谈话时,部分沃尔玛人力资源人士采取了一些不太恰当的暗示:上述 N+1 的法定赔偿,也被他们称之为 额外奖励 。 此事在沃尔玛员工中激起巨大抵触情绪,专家则指出,沃尔玛不仅在操作中存在一些法律失误,并且,沃尔玛中国总部在消息被公开后,也迟迟未与相关员工进行正面沟通。目前,经过工会调解,沃尔玛的这次 优化 不了了之。 虽然沃尔玛凭着 天天低价 拥有的稳定消费者,可能不会因为这次难堪的曝光而改变消费习惯。但也了解到,不少沃尔玛门店中层因此事意兴阑珊、萌生去意,甚至业内其他从业者对沃尔玛观感也降至谷底。很难保证,日后经济形势好转、沃尔玛大肆扩张,需要大量用人之际,不会感受到此次风波的后遗症。 同为战略调整,百安居与沃尔玛调整的顺利程度,得到的评价有着天壤之别,如果因为经济环境和公司财务压力,家得宝日后需要 进一步调整 ,两位同行的前车之鉴值得好好揣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