比亚迪论坛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子晞宋元传统山水画进阶技法详解专栏2 [复制链接]

1#
白斑复色 http://m.39.net/disease/a_6201576.html

子晞《宋元传统山水画进阶技法详解专栏》

课徒稿2-34节高清图及局部图

第2节:蟹爪枝

蟹爪枝向下出枝,注意收笔时要回锋。小枝疏密错落,用墨浓淡有致,穿插有序。

皴擦要在结构处,注意控制水分。小枝长短变化要合理,树干处用笔有提按。

第3节:斧劈皴

斧劈皴山石勾勒用笔沉稳,墨色宜重,皴擦有序。适合表现质地坚硬的山石,行笔似刮铁,深沉有力。

山石勾勒用笔方中带圆,用皴擦表现平缓与曲折。第4节:蟹爪枝与斧劈皴组合练习

蟹爪枝与斧劈皴相组合会产生出一种“荒寒”悠远的气息,北宋时期的画家李成所表现的山水画最具有“荒寒”的意韵,他的山水画作品《晴峦萧寺图》中正是用了蟹爪枝与斧劈皴来表达意境。

第5节:大混点与破笔点

根据纸张控制好水分,注意墨色浓淡变化。画破笔点毛笔的笔锋揉散,这样点在画面上会产生一种松动、厚润的效果。

树干勾勒要有“写”的笔意,行笔有节奏,笔笔生发。

第6节:牛毛皴

牛毛皴是披麻皴的变体,结构与披麻皴相似,区别之处是“一波三折”的程度要大。

画牛毛皴时墨色先淡后浓,疏密有致,密而不乱,牛毛皴与破笔点皆用干笔,形成“积渴成润”的效果。

第7节:点叶法与牛毛皴的组合练习

元代画家的作品中有很多经典的搭配,点叶法与牛毛皴就是其中之一,除破笔点之外,画点叶的水分通常较大,与画牛毛皴所用的干笔、渴笔形成对比的同时,也能够起到拉开空间距离的效果。

运用牛毛皴最多的画家即是“元代四大家”之一的王蒙,他的作品中牛毛皴粗细,长短都有变化,表现出的效果也不尽相同。

第8节:竹林画法

画竹林双勾忌用笔纤细无力,竹竿要挺拔。竹叶以“个字、介字”形为主,长短相间,注意墨色浓淡要有变化。

第9节:坡岸法

坡岸用笔松动,前后层次及疏密程度要拉开。注意区分枯湿。

第10节:竹林与坡岸的组合

竹子的姿态挺拔,直而柔韧,中锋行笔,竹竿可用淡花青,亦可用淡墨,竹叶穿插交叠。坡岸以衬托竹林为主,用笔松动。最后用破笔点点苔。

第11节:枯笔松树

枯笔松树用笔松动灵活。

第12节:点针法

点针密集由淡到浓,先湿后干。

松树姿态苍劲有力。

第13节:柳树的出枝方式

柳树干粗壮,中枝挺拔。

第14节:柳叶画法

柳叶交替生长,与竹叶有区别。

第15节:勾云法

勾云流畅,形态变化。转折不宜尖刻。

第16节:江河急流画法

急流两岸山势陡峭,水流依山势而行。

第17节:勾云与急流的组合

云、水皆依山势而变化。

第18节:点景寺庙

作画时要表现寺庙的特点,大殿结构与普通民居不同。

第19节:山径画法

山径曲折,最忌两条直线勾勒道路。

第20节:深山藏古寺

“曲径通幽处,禅房花木深”,道路不能直冲寺庙。

第21节:平远法

平远适合表现开阔的场景。

第22节:平远式构图练习

前景松树与草亭略大,远山简练。

第23节:高远法

高远主峰突出,山势雄浑。

第24节:高远式构图练习

高远式构图视平线在画面下半部分。

第25节:水墨染法

染与勾勒、皴擦一样要在山石结构处。

第26节:墨色中的枯、湿、焦

枯墨松动透气,湿墨果断肯定,焦墨变化万千。

第27节:水墨糅合

水墨糅合在不同的纸张上会产生不同的效果。

第28节:青绿设色

青绿设色要少量多次,不能一遍施以浓色。

第29节:皴法合集

披麻皴、牛毛皴、折带皴山石结构相似

山石坚硬,棱角分明宜用斧劈皴,豆瓣皴。

第30节:树法合集

夹叶点叶种类丰富,灵活运用。

枯树树干勾勒用中锋行笔。

柳树树根皴擦较多,点叶夹叶树干少皴。

第31节:点景合集

点景依据远近区分大小。

第32节:题目起法

根据画面内容起题目,落款位置依据画面气息。

第33节:青绿长卷创作

山石远近迂回萦绕,丛树竹林穿插其中

竹林密而不乱,注意设色顺序。勾云先用淡墨,再用淡赭石复勾。

人物选用白色或蛤粉更加突出。注意人物动态和神情。

水面设色较重,与山石坡岸进行区分。最后勾水波纹,用淡墨即可。水纹应有变化,或疏或密。

第34节:小条屏创作

用元人的笔法表达长松层峦。用笔以松动轻快为主。

山势变化,不可过于呆板,山石层叠处再进行复勾复皴,将山石的阴阳区分开来。远山用稍重的墨色点染,衬托主峰,统一画面。

墨色变化微妙,用笔先枯后湿。再用淡墨染山石顶部与底部,突出山石结构。树干与房屋处施淡赭石,增加画面层次。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