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边是「两逸」的强弩之末,一边是比亚迪秦的一鼓作气——今年1-4月,轩逸同比下滑了21.3%,朗逸下滑了29%;而同期,比亚迪秦销量同比增长了.8%。两相对比之下,就能够看出市场对于中级家轿的这种态度区分。
文
Erer0
过去多年来,国内市场一直就有「得中级车者得天下」的说法。大众朗逸和日产轩逸一直是这个细分市场的强者,两虎之争的最终结果是,将A级车舞台上的聚光灯吸引到自己身上,大家看到的是「两逸之争」,仿佛这个市场失去了其他的参与者。
现在,当聚光灯打在一个全新角色——比亚迪秦身上时,大家可能没注意到这样一个事实,过去延续多年的合资中级车壁垒正在被自主品牌打破。
4月份,比亚迪秦单月销量达到辆,同比增长.7%;1-4月份整体销量达到辆,同比增长.8%。这是有史以来,自主品牌在国内中级车市场离「登顶」最近的一次。今年前三个月,比亚迪秦的销量为辆,同比增长.7%,不仅超越了吉利帝豪和长安逸动,还干掉丰田卡罗拉,无限逼近头部的朗逸和轩逸。
更为关键的是,与帝豪、逸动等凭借高性价比降维打击的自主传统策略不同,以混动为主的比亚迪秦,则是更新的动力和技术正面硬刚。也就是说,比亚迪秦系列的上位,几乎比过去所有自主A级轿车的爬升都更具含金量。
尤其是在家用第一辆轿车这个思维角度下,主打DMi超级混动的秦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动力与经济型的均衡,从而更符合当下的主流诉求。而这个消费需求与车型产品力的供需均衡,实际上也在过去很多年内,主导了国内中级轿车细分市场的产品销量走势。
在传统的燃油车时代,A级家轿本质上就一处在价格、空间、动力、实用等全面均衡的一个动态追求中,朗逸和轩逸之所以能持续霸榜这么久,原因也就在于他们相较于竞品,把这几个因素做到了很好的均衡。
但时代在变,市场需求也在变。在当下的国内市场,纯电动车的主要需求有点两极分化,要么是以蔚小理为代表的高价位车型,要么是以五菱宏光MINIEV、奇瑞小蚂蚁为代表的低价位车型,与传统A级家轿同定位和同价位的刚需车型并不算太多。
本身中级轿车在国内市场仍旧处在一个刚需的状态,纯电车的功能性在当下还不能完全满足这一部分需求,价格还不能太贵,而单纯的传统燃油车的劣势也逐渐被认知到,本田、丰田的普通混动、日产偏增程式的e-power,以比亚迪秦为代表的超级混动等,就被摆在了同一个天平上。
这一部分的消费者通过对比,很容易就能看出比亚迪DMi的技术优势,加之近几年来国潮崛起,比亚迪等中国品牌的口碑和品牌力也在逐渐提升,多重因素的集体作用力,成功的将比亚迪秦摆在了一个打擂者的进攻状态之中。
这个攻势颇有点攻城掠寨的态势:由于前期市场基数比头部有较大的差距,在过去的年,比亚迪秦虽然暴涨.8%,整体销量达到18.9万辆,但仍旧没能跻身当年的轿车销量15强。但同期,排第一位的轩逸销量同比下滑了5.1%,第二位的朗逸则下滑了3.8%。
一边是「两逸」的强弩之末,一边是比亚迪秦的一鼓作气——今年1-4月,轩逸同比下滑了21.3%,朗逸下滑了29%;而同期,比亚迪秦销量同比增长了.8%。两相对比之下,就能够看出市场对于中级家轿的这种态度区分。
轩逸和朗逸斗了很多,年朗逸高居榜首;年轩逸击败朗逸登顶,年继续霸榜。经过多年的缠斗,轩逸打败了雷凌、卡罗拉,将朗逸也拉下马,但这个A级家轿销量王的桂冠还没戴热乎,可能很快就会被比亚迪秦抢走,颇有点戏剧意味。
但无论如何,汽车行业始终是一个淘汰性产业,新的取代旧的,高科技取代传统技术,这已经被证明过无数次,而身处其中的车企,只能在这样一个动态的战斗中始终保持旺盛的战斗力,才能立于不败之地。
近两年来,国内汽车行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大变局,新能源汽车也由过去的培育期逐渐进入到一个市场化的初级阶段,消费者的需求和消费习惯也在逐渐向新能源汽车倾斜,这是一直以新能源汽车作为发展重心的比亚迪的市场机遇。
比亚迪已经在今年正式停产了燃油车,旗下的海洋系列产品,主要是以纯电动车型为主,要与特斯拉以及新势力品牌贴身肉搏;而王朝系列车型主要以超级混动技术为主,主要打击对象就是传统的燃油车产品,通过更贴合市场的产品价格、更新的技术和更高的续航里程等,实现对各个细分市场燃油车的替代。
而从比亚迪秦在A级轿车市场的表现来看,这样的产品开发和营销策略已经被证明了它的精确性与打击力——新能源汽车正在各个细分市场渗透,已经从根本上动摇了过去合资品牌仰赖品牌美誉度、高性价比等构筑的护城河,并且在接下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,会持续保持和巩固自己的优势。
「比亚迪秦终结两逸之争」这样的标题,吃瓜群众和车企都喜欢看,因为这样的宣传会使其他对手远离用户和市场视线。最后被圈定在头部的车型,在欢声笑语中携手奔向终点。
但比亚迪秦在A级车市场的逐渐上位,并不仅仅是几款头部车型之间的较量,更多的是一种战略思路和决策落地的胜利。它的上位和登顶,你可能只猜到了一个开头,后续的故事可能会更精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