比亚迪论坛

首页 » 品牌荣誉 » 常识 » AI汽车芯片第一家换路奇袭记
TUhjnbcbe - 2021/6/7 13:49:00
黑色素生成能力检测 https://m-mip.39.net/pf/mipso_6210222.html

“今天所有AI领域故事的开端”——缘于一次竞拍收购。近日,一本名为《GeniusMakers》的新书向世人揭示了一段AI往事。

年3月,当时Google花费万美元收购了多伦多大学的一家AI初创公司DNNResearch。值得一提的是,这场收购以拍卖的形式进行,但出价最高的并不是Google,而是另一家中国公司百度,当时参与竞标的代表人是余凯。

两年后的年,余凯离开百度,成立了AI芯片公司——地平线。再到六年后的今天,地平线成为国内首家做到前装量产的自主AI芯片企业。

DNNResearch创始团队

回到当年那场收购,受限于DNNResearch创始人Hinton的身体状况等因素,Hinton选择了本土公司Google。百度虽没能赢得最后的竞标,但这段经历让百度也让余凯意识到了人工智能在未来几年的重要性,一场AI江湖的交手已不可避免。

早在年,车云菌曾与地平线创始人余凯进行过一次交流,当时地平线还在筹备中,余凯还在百度没办完离职手续,那时余凯称,“我要做的就是把深度神经网络放置在芯片中,也就是机器人的大脑芯片,实现从万物互联到万物智能。”

做芯片不是跟风

地平线的AI芯片在去年实现量产,恰逢自去年起,汽车缺芯事件愈演愈烈,从企业到行业再到国家*策层面,都对缺芯现象进行了发声。普遍观点认为,芯片缺芯是由于疫情导致上游代工厂对汽车芯片的出厂预期不足,这一现象今年就会得到缓解。另一方面,智能汽车的发展脚步加快,汽车芯片的数量需求急剧增加。

芯片市场供不应求,芯片企业迅速增多。企查查数据显示,目前我国芯片相关企业6.65万家,年新注册2.28万家,同比大涨%。今年前两个月同比增长更是达到了%。造芯企业一时间多了起来,尤其在自主研发能力着重强调的环境背景下,形成一片造芯热潮。

此时,地平线量产的声浪很高,融资的消息又不时传出,俨然像一只AI芯片赛道的网红选手,但余凯却否认了这一点。

至于为什么选择做汽车AI芯片,地平线称是源于对产业发展趋势的预判。

之所以选择汽车、做汽车AI芯片,是因为汽车将是最大最全面的智能终端。智能汽车将主动去感知自己所处的环境、人的状态,再在复杂的场景下,主动地去做交互、决策和控制。智能汽车的芯片相比传统汽车,数量将成倍增长,地平线预判到年,车载芯片的产能将超过智能手机。余凯及整个团队认为,公司是选定了方向,而不是跟风造芯。余凯说,当初在年打算制造AI芯片的时候,还是一件很夸张的事。起初,投资人并不看好地平线,融资对于当时的地平线很艰难。从年拿到天使轮投资,直到一年后才拿到pre-A轮融资。从目前全球半导体公司的发展情况来看,单独做汽车AI芯片的企业几乎没有,地平线自称第一家。

不做通用芯片,只做“智能机器人”

未来,智能汽车或许是最大的智能机器人,而智能芯片就是智能汽车的数字发动机。在这个过程中,地平线选择从软件切入,软件是硬件的计算架构,硬件中有核心的软件系统,这个核心系统慢慢会形成机器人时代的操作系统。地平线智能驾驶产品矩阵软件定义汽车的发展趋势,汽车业早有预见。余凯解释称,车载硬件的芯片架构发展路径是从分布式的上百个小的ECU到相对集中的域控计算再到中央计算。在中央计算平台上软件跟硬件可以通过操作系统实现分离,上面是应用软件,更底层是芯片,这样一来就可以通过更新软件来实现功能的更新。这就意味着实现与软件的结合,就要把硬件推向中央计算。当初博世认为要到年才能实现中央计算架构,事实上,特斯拉在年4月已经实现,并且是通过搭载自研芯片的方式。有特斯拉的案例在前,地平线认为AI芯片的突破口相比于算力的大小,更重要的还是落地的快慢,于是把关键点放在了快速商业化上,这也是地平线为何在短短6年就能实现AI汽车芯片的前装量产。具体而言,当前智能汽车发展的核心瓶颈是算力不足,但受摩尔定律的功耗限制,追求纯算力突破并不可持续。余凯认为,算力也并不代表汽车智能芯片“真实性能”,芯片计算效率也同样需要
1
查看完整版本: AI汽车芯片第一家换路奇袭记